Ya~~我的請命馬總統聽了,這就對了,這就是遊民輔導自治條例的精神,未來,我會努力繼續監督落實,大家新年快樂! (中國時報馬英九關懷街友:不只給魚,還教釣魚)今天是農曆除夕,馬英九總統昨天特別在治國週記中對街友表示關心。馬英九說,一般民眾對街友常有負面刻板印象,往往形成街友與社區的關係陷入惡性循環;政府推出「春節臨工專案」,供弱勢族群短期打工機會,讓他們有額外收入,可以過一個比較像樣的年,也有助他們重返社會。
在闔家團圓時刻,社會上仍有一群流浪在外,需要各界關懷的街友。馬英九在治國週記中,邀請長期投身遊民關懷的新北市遊民外展服務中心主任黃梅英,一同來關心街友。
曾擔任八年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以任內經驗為例說,台北市是全台灣遊民最多的城市,其實多數遊民都有家,只是有家歸不得或不想回家,因此需要很不同的方法與遊民互動。
馬英九表示,因為一般民眾會對遊民有「酗酒」、「遊手好閒」等負面刻板印象,因此往往會造成關係惡化,變成惡性循環;但他認為,遊民不只是個人問題,也涉及到整個社區;而如何讓社區更和諧、讓破碎家庭能重圓,是政府的責任。
「不只是給他魚吃,還要教他怎麼釣魚。」馬英九指出,政府推出「春節臨工專案」,提供弱勢族群短期打工機會,讓他們有額外收入。
黃梅英也說,他們舉辦很多庇護性工作,例如新北市就有街頭小廣告的清除,一開始只是想看看遊民的動力與自我要求夠不夠,結果發現只要有機會,他們真的做得很好。
黃梅英還說,不少街友在參與這個工作時,有時累了坐在公園休息,有民眾得知他們正在清除街頭廣告,便主動提議街友到家中洗澡、更衣,讓街友感到社區民眾的支持。
聽了相當感動與振奮的馬英九向黃梅英表示,希望多提供這種正面案例。他說,只要有一方能開始改變態度,也許會創造一個新的互動形式。
馬英九說,每個人家庭都可能發生無法預料的變化,可能因為與親人失和或其他原因造成遊民問題,民眾若能給遊民多一分關愛、遊民也能自我調整,也許就能改善雙方關係甚至相互合作。